<input type="file" multiple> 可多图上传
FileReader:读取本地图片文件并显示
要想在页面上显示本地图片,以前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选择的图片文件上传至后端服务器,后端对其进行存储,再将图片的URL返回到前端,前端通过这个URL来显示图片。而HTML5的FileReader接口支持本地预览,FileReader接口主要是将文件读入内存,并提供相应的方法,来读取文件中的数据,当然就能显示本地图片不需上传了。目前高级浏览器实现了FileReader接口,所以像IE6这些老东西直接滚粗。
Javascript
通过getElementById获取节点,判断浏览器的兼容性,对于不支持FileReader接口的浏览器将给出一个提示并禁用input,否则监听input的change事件。
var result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result"); var input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file_input"); if(typeof FileReader==='undefined'){ result.innerHTML = "抱歉,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FileReader"; input.setAttribute('disabled','disabled'); }else{ input.addEventListener('change',readFile,false); }
然后,当file_input的change事件触发时,调用函数readFile()。在readFile中,我们首先获取file对象,然后通过file的type属性来检测文件类型,我们当然只允许选择图像类型的文件,然后我们new一个FileReader实例,并调用readAsDataURL方法来读取选中的图像文件,最后在onload事件中,获取到成功读取的文件内容,并以插入一个img节点的方式显示选中的图片。
function readFile(){ var file = this.files[0]; if(!/image\/\w+/.test(file.type)){ alert("文件必须为图片!"); return false; } var reader = new FileReader(); reader.readAsDataURL(file); reader.onload = function(e){ result.innerHTML = ' ' } }
怎么样,可以看来我们并没有和后台交互就能将本地图片显示在页面中,最后我们来了解下FileReader的方法和事件。
FileReader的方法和事件
参数/事件 | 描述 |
方法 | |
abort | 中断读取 |
readAsText(file, [encoding]) | 将文件读取为文本 该方法有两个参数,其中第二个参数是文本的编码方式,默认值为 UTF-8。这个方法非常容易理解,将文件以文本方式读取,读取的结果即是这个文本文件中的内容。 |
readAsBinaryString(file) | 将文件读取二进制码 通常我们将它传送到后端,后端可以通过这段字符串存储文件 |
readAsDataURL(file) | 将文件读取为DataURL 将文件读取为一串Data URL字符串,将小文件以一种特殊格式的URL地址直接读入页面。小文件指图像与html等格式的文件。 |
事件 | |
onabort | 数据读取中断时触发 |
onerror | 数据读取出错时触发 |
onloadstart | 数据读取开始时触发 |
onload | 数据读取成功完成时触发 |
onloadend | 数据读取完成时触发,无论成功失败 |
HTML5中多文件上传时如何客户端控制文件个数和大小
var
files=document.getElementsByName(
'picfile'
).files, fs=files.length, s=0;
if
(fs >10 ){
alert(
"上传的文件数量超过10个了!请重新选择!"
);
}
else
{
for
(
var
i=0;i<fs;i++){
if
(files[i].size > 1024*1024){
alert(
'"'
+files[i].name + "这个文件大于1M!请重新选择!");
}
}
}
实例
//multiple(多文件上传)
学习地址
http://www.jb51.net/article/95646.htm
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q/1010000008359098?_ea=1629710
http://www.helloweba.com/view-blog-224.html
限制大小
http://www.cnblogs.com/tjzhangjianjun/p/5670972.html